时尚小说

字:
关灯 护眼
时尚小说 > 朕这一生,如履薄冰 > 第120章 暴君!

第120章 暴君!

  第120章 暴君! (第1/2页)
  
  吴楚之乱的最后一战,爆发在太尉周亚夫所驻守的昌邑。
  
  叛军以散勇老弱,自昌邑东南方向发起突袭,又于夜半时分,由刘濞亲自率领的主力,从西北方向发起夜袭!
  
  只可惜:这一切,都在太尉周亚夫的预料之中。
  
  被猜透意图,又预先有了防备,刘濞针对昌邑的夜袭,便成了夜攻。
  
  而作为防守方,以良家子起于雁门,凭着一手‘守城备胡’的绝技扬名,并一路走到今天的程不识,几乎是如今汉家现存的将领中,数一数二的防守战专家。
  
  刘濞,动用了自己能动用的所有手段!
  
  包括但不限于:挖墙脚、搞渗透,声东击西、诈降、诈逃诱敌出击,乃至当阵策反等等。
  
  如果运气不够好的话,程不识将来,说不定还会被史官记上一笔:为吴王刘濞许以梁王之位,然拒不从之。
  
  刘濞所做出的所有努力,都好比媚眼抛给了瞎子。
  
  在程不识的眼中,吴王刘濞麾下的叛军,从始至终都只在干一件事。
  
  ——攻打昌邑;
  
  而程不识的任务,也始终只有一个。
  
  ——守住昌邑。
  
  一如当年在雁门郡,心无旁骛的守卫城池,将匈奴人挡在城墙外一样。
  
  只是这一次,已经愈发趋于成熟的程不识,却遇到了远不及匈奴人悍勇的吴楚贼军。
  
  战争的结果,没有出乎任何人——包括吴王刘濞的预料。
  
  有程不识这个如机械般冷酷无情,且如软件程序般刻板、严谨的防守战专家,外加十万关中良家子组成的守军;
  
  被太尉周亚夫坚壁清野、苦心经营长达两个月之久的昌邑,终究还是没能让吴王刘濞,迎来向死而生的胜利。
  
  在昌邑碰了一鼻子灰,刘濞麾下的吴楚叛军,便浑浑噩噩回了睢阳以东——那座最开始驻建的大营。
  
  大营以西,是遍布疮痍,甚至连城墙都已经被鲜血染成土红,却至今都还巍然不动的睢阳城;
  
  大营以北,是太尉周亚夫龟缩不出,只知死守昌邑,绝不出击的十万关中大军。
  
  大营以南,是因衡山秋收前的雨刨,而闹起灾荒的淮南地区;
  
  以东数百里,则是已经被韩颓当奇袭夺取,已经断绝的叛军粮道中转站:淮泗口……
  
  没人包围刘濞的叛军。
  
  在已知世界,更没人敢包围这将近三十万兵马。
  
  西、北两面临敌,却并非是睢阳的梁国军队、昌邑的周亚夫大军在进攻刘濞,而是为了阻止刘濞叛军的脚步,以劣势兵力据城而守;
  
  真要说起来,这并非是刘濞西、北两面临敌,而是刘濞麾下的叛军兵临睢阳、昌邑,威胁着这一大一小两座城池。
  
  南面的淮南地,只要刘濞想走,就更是畅通无阻,除了无法获取粮食,便不会遇到其他任何阻碍。
  
  唯一被阻断的东侧,也只是一伙数千人的轻骑,偷袭夺取——或者说是损毁了淮泗口,只要刘濞想,就随时能够将其夺回!
  
  但也恰恰是这不存在的包围圈,将刘濞麾下的三十万叛军,活活困死在了睢阳城下。
  
  ——叛军,断粮了;
  
  凛冬的寒冷,轰鸣的肠胃,再加上久攻不下、接连受挫,让叛军的军心士气彻底陷入谷底。
  
  在某一个饥寒交迫的夜晚,楚王刘戊带着仅存的兵马,偷偷自大营东出,踏上了返回楚地的远途。
  
  正如刘戊所预料:已经被毁去的淮泗口,并不见朝堂兵马的踪影;
  
  不等刘戊麾下的楚军将士搭建起浮桥,河面更是已经结了一层薄冰。
  
  一日之后,楚王刘戊带领麾下叛卒七万,涉冰而过,回到了楚地。
  
  而在睢阳城下,吴王刘濞却在下达‘全军尽出,再攻睢阳’的军令之后,趁着麾下大军瑟瑟发抖的走向睢阳城,便带领百十亲卫,悄无声息的逃出了叛军大营……
  
  ·
  
  ·
  
  ·
  
  “楚王刘戊自知兵败,引兵回了楚都彭城,又于王宫中吞金而尽。”
  
  “其尸首,也被王后、诸王子连夜葬入王陵之中。”
  
  天子启新元三年,东腊月初一。
  
  未央宫,宣室正殿。
  
  天子启负手屹立于御榻前,面色满是红润!
  
  而在殿内,公卿百官、功侯贵戚,面上也无不带着喜悦之色。
  
  便见御榻前,天子启微翘着嘴角,语带轻松道:“吴王刘濞弃军而逃,带亲卫数十遁走,渡淮水,入丹徒,想要前往东越。”
  
  “东越王设计,取了刘濞首级,正快马加鞭,送来长安……”
  
  听到这里,饶是已经收到了关于这些消息的风声,满朝文武公卿,也还是不受控制的呼吸粗重了起来。
  
  ——激动!
  
  喜悦!!!
  
  若非是在宣室殿,是在朝仪之上,不知此刻有多少人,会满怀激动的和同胞、友人拥抱在一起,激动地跳着绕起圈。
  
  吴王刘濞、楚王刘戊身死,吴楚叛军主力溃散,意味着这场吴楚之乱,已经正式进入尾声!
  
  而最终的结果,是长安朝堂仅花费三个月的时间,便平定了这场有过半关东诸侯参与其中,战火更波及大半个关东的叛变。
  
  如何能不激动?
  
  又怎么会不喜悦???
  
  更让这些居庙堂之高的人精们激动不能自已的,是汉家从此往后,将再也不用头疼宗亲诸侯尾大不掉、藩王割据势力威胁朝堂中央!
  
  有这场吴楚之乱做底子,有吴王刘濞、楚王刘戊这两颗血淋淋的人头摆在面前,从今往后,关东宗亲诸侯,将再也不会有违抗朝堂命令的可能!
  
  如此一来,削夺诸侯王权力的一揽子计划,便也都可以就此提上章程……
  
  “陛!”
  
  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,率先跳出来的,是御史大夫:开封侯陶青。
  
  这位曾经奉诏配合内史晁错,应对申屠嘉‘拒绝批准《削藩策》’的亚相,显然生出了些野心。
  
  ——如今朝中,九卿之首的内史悬而未决,故内史晁错已‘故’;
  
  三公之中,丞相申屠嘉老迈,就算不就此隐退,也顶多就剩三两年的寿数。
  
  太尉周亚夫领兵在外,绝大多数功侯,也都在太尉周亚夫、曲周侯郦寄身边。
  
  朝中有点分量的重臣,也就剩下老丞相申屠嘉,以及过去默默无闻,甚至甘愿做晁错的提线木偶,如今却隐隐生出心思,有意染指丞相之位的亚相:御史大夫陶青了。
  
  对于陶青的意图,天子启显然也是有所预料。
  
  虽然并不很排斥陶青‘想要争取一下丞相之位’的意图,但眼下,天子启却还有更重要的事。
  
  “还请丞相,代朕拟诏。”
  
  略带些庄严的话语声,打断了陶青还没喊出口的‘陛下’二字,也算是隐晦敲打了一下过于心急,甚至有些不尊重申屠嘉的御史大夫陶青;
  
  待申屠嘉出身拱手,便见天子启深吸一口气;
  
  负手屹立于御榻与御案之间,昂首挺胸;
  
  那隐约带着些病态的眉宇之间,更油然生出一股睥睨天下的威严!
  
  “朕听说: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;
  
  兵法中,更是有赏、罚当分明,并且应该从速的说法。
  
  ·
  
  昔太祖高皇帝,慷慨的表彰有功劳、德行的人,而分封了宗亲为诸侯。
  
  赵幽王没有后嗣,被除了封国,但太宗皇帝出于怜悯,而封幽王的庶子刘遂为赵王。
  
  齐悼惠王的儿子,是哀王刘襄;哀王的儿子,是文王刘贤。
  
  文王没有后嗣,论制,本当被除封国;
  
  但太宗皇帝怜悯齐悼惠王,便遍封悼惠诸子于齐地,王国家、建社稷。
  
  ——让他们侍奉先王的宗庙,成为汉家的藩属,这,都是太宗孝文皇帝的恩德!
  
  这恩德,可以与天地媲美,与日夜争辉!!!”
  
  听到这里,朝中百官又如何听不出来:天子启,这是要为这场吴楚之乱,做下历史性的定性?
  
  
  
  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陈黄皮叶红鱼 黎明之剑 韩三千苏迎夏全文免费阅读 云若月楚玄辰 麻衣神婿 武炼巅峰 史上最强炼气期 遮天